热点新闻

不良贷款处置规模猛增 银行构建特殊资产经营生态圈

2022-05-21

        为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透明度,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近日首次披露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数据。业内人士分析,不良贷款转让将进入常态化阶段。 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21年全年共处置不良资产3.1万亿元,连续两年处置金额超过3万亿元。而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进入2022年,银行机构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一季度共处置近6000亿元,而2021年、2020年、2019年同期仅分别为4632亿元、4500亿元、3690亿元。

        为进一步提高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透明度,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以下简称银登中心)近日首次披露不良贷款转让试点业务统计数据。业内人士分析,不良贷款转让将进入常态化阶段。 近年来,银行业不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21年全年共处置不良资产3.1万亿元,连续两年处置金额超过3万亿元。而2020年银行业共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元,首次超过3万亿元。进入2022年,银行机构继续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一季度共处置近6000亿元,而2021年、2020年、2019年同期仅分别为4632亿元、4500亿元、3690亿元。

 

图源(网络)

 

试点推进 不良资产处置加速


        为夯实银行业资产质量,减轻不良压力,2021年监管部门继续拓宽不良贷款处置渠道,推出了扩大单户公司类不良贷款转让和批量个人不良贷款转让试点范围等政策。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试点的带动下,2021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卓有成效。进入2022年后监管部门持续优化不良处置安排,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加速度提高。
         “2022年一季度末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达到了3.7万亿元,相比2021年末的2.8万亿元大幅增长了30%以上;此外,由于3月~5月多个城市疫情高位运行,局部地区经济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年内的潜在不良风险尚未探底。为妥善应对不容忽视的不良资产反弹压力,2022年商业银行将进一步高效运用各类处置渠道,提升不良资产处置效能,加快不良资产处置步伐。”李晔林表示。随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快速发展,特殊资产行业迎来多项政策利好。李晔林表示:“特殊资产交易指数稳步回升,在多个领域潜在金融风险持续释放的大环境下,当前全国从事特殊资产投资或处置的专营企业已达到300余家,预计特殊资产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此外,根据国家发改委近日对经济热点的回应,在积极的宏观政策刺激下,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特殊资产行业需求有望增加。”
        鉴于上述多重因素叠加2022年宽信用导向,商业银行或将加大风险处置的内生要求。李晔林预计,银行业或将提速加大配置力度,把握特殊资产处置的市场机遇。“面对来源多元化、交易架构复杂、价格分歧大的特殊资产,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渠道优势,拓宽处置思路,以丰富的处置方案因材施策,同时大力提高业务的线上化水平,以适配度更高的处置方案和更高的处置效率盘活潜力资产。”此外,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研究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整体下降,多地积极推动中小银行合并重组,高风险金融机构明显压降,但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风险机构数量较多,风险化解难度较大。在银行利润下降的背景下,2022年银行新增信贷供给压力不减,这也要求高风险金融机构继续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零售类不良资产转让市场发展,零售类不良资产供给增加,2022年将有更多金融机构参与零售类不良资产交易。
        对于2022年的情况,曾刚表示,房地产等领域的金融风险仍将会有一定的释放,预计特殊资产行业供给仍有广阔空间。在新一轮政策宽松刺激下,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望回暖,后疫情时代终将到来,特殊资产交易需求将继续恢复。此外,在经济转型、风险化解、利率下行期间,可能会间歇性地出现“资产荒”现象,届时特殊资产、另类资产交易将备受青睐。

 

科技赋能 破解资产定价难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银行在特殊资产经营方面还存在一些难点。李晔林认为,特殊资产估值定价存在瓶颈。“以2021年1月重启的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业务为例,从试点机构的转让成交记录来看,由多家国有行和股份行挂牌的不良资产包最后的成交价平均值大约是本金的40%左右,甚至有少数资产包以超过本金的金额成功转让,相比于无抵押类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8%~15%的成交水平出现了较大差异。如果特殊资产市场存在定价问题,将影响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商业银行应增加特殊资产处置领域的科技投入,通过创新智能化定价方案解决分歧较大的资产估值问题。” 针对特殊资产定价难问题,近日记者从兴业银行了解到,该行研发了针对特殊资产领域的债权估值定价智能工具(以下简称“估值模型”),该估值模型目前可支持抵押类债权、保证类债权2大类共12种子类型资产估值,并提供资产成交概率、成交折扣、成交趋势等预测功能,为特殊资产智能清收、智慧经营提供参考和支撑。

        “经过估值模型复核,在资产推介中,我们可以摆脱过去依赖买方报价的模式,真正掌握议价主动权。”兴业银行一位特殊资产处置经理表示,“模型估值结果与最终审批结果偏离度较小,更关键的是帮助我们对项目真实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推介过程中,结合模型制定的灵活谈判策略,近期我们成功处置的资产价格较预期提高了近30%。” 基于不动产押品特征,兴业银行还与百度公司达成合作,引入人流量、商业氛围、配套设施、交通位置等多维度大数据信息,令资产从以往单一静态升级为具备时空特征的动态分析。

        此外,李晔林表示,特殊资产价值提升还存在不足。“区别于传统的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以向资产管理公司批量转让为核心,特殊资产处置主要围绕企业风险化解展开,因此在银行等债权人以外,还会有政府部门、中介机构、投资机构等多类市场主体参与特殊资产处置,从而面临更大的资产价值波动问题。” “当前银行业的部分先行者正在以更加投行化的思维构筑特殊资产处置的经营生态,在不良资产证券化、企业破产重组、抵债资产经营转让、债转股等业务领域率先实践,以‘经营修复+处置变现’的经营理念整合配置资源,化解存量风险。”李晔林表示。 此外,兴业银行方面也表示,该行正持续推进抵押类、保证类及个人类估值模型研发、迭代,以估值模型为核心,打造处置平台智能化、智慧化及生态化,在特殊资产生命周期中探索更多应用场景,构建特殊资产经营生态圈。